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浙江师范大学杭州校区的地域优势和窗口效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融合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各类资源,建设高层次科研平台,引进和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推进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扎实推进重点高校建设,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开展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浙江师范大学于2015年12月成立杭州高等研究院(简称“杭州高研院”),聘请中科院杨学明院士为首任院长。杭州高研院是学校按照“特定目标、特殊机制、特别投入”原则设立的开放性科技创新特区,为非行政建制的校直属研究机构。
2016年5月,浙江师范大学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一个“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科技咨政”四位一体的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开放型共享平台。2018年5月,杭州高等研究院正式挂牌运行。研究院已建有激光感知技术、化学动力学、催化基础及应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多功能框架材料研究等科研团队,建设涵盖光学、化学、材料、环境、能源领域的学科交叉中心。研究院专职教师30余名,博士占比100%。截止2024年,拥有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欧洲院士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2名,浙江省高层次人才1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名、浙江省“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入选1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3名。
各团队研究领域和主要服务行业情况如下:
(1)激光感知技术团队开展激光雷达、微纳传感等激光感知技术及仪器研发,主要服务环保、工业、医疗等行业;
(2)化学动力学团队研究气相化学动力学、激光化学、极端条件分子光谱、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复杂体系的量子动力学、药物设计与筛选等,主要服务计量检测、尖端仪器装备、制药等行业;
(3)催化基础及应用团队主要以新型高效绿色加氢催化体系和过程关键催化技术研发为核心,并拓展相应工程化应用技术,面向医药、新能源、精细化学品、新材料等市场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软件包,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
(4)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团队设碳循环观测和评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新型清洁能源三个研究方向,主要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和环境管理、工业企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5)多功能框架材料研究团队探索框架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的关联规律,推动多功能框架材料化学,通过新型框架材料的开发,降低分离能耗,服务国家能源结构改善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战略需求,推动双碳目标达成。